疾病大全
从中医角度解析常见疾病
疾病聚焦:结肠性便秘
巨乳症
中医食疗对巨乳症的认识与调理
巨乳症在中医中常归属于“乳癖”或“痰核”范畴,多与肝郁气滞、痰湿凝结有关。食疗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健脾祛湿为主,辅助药物治疗。
一、食疗配方与制作方法
1. 疏肝理气粥
配方:柴胡10g,陈皮5g,粳米50g,红枣5枚。
制作方法:将柴胡和陈皮加水煎煮20分钟,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和红枣,煮成粥状即可。
2. 化痰散结汤
配方:海带20g,冬瓜100g,薏苡仁30g,生姜3片。
制作方法:海带泡软切丝,冬瓜去皮切块。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调味后食用。
3. 健脾祛湿茶
配方:白术10g,茯苓15g,甘草3g。
制作方法:将白术、茯苓和甘草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浸泡15分钟,代茶饮用。
二、功效与主治
疏肝理气粥:功效为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主治肝郁气滞型巨乳症,表现为乳房胀痛、情绪不畅。
化痰散结汤:功效为化痰软坚、散结消肿;主治痰湿凝结型巨乳症,表现为乳房肿块、质地较硬。
健脾祛湿茶:功效为健脾益气、祛湿利水;主治脾虚湿盛型巨乳症,表现为乳房肿胀、乏力纳差。
三、服法
疏肝理气粥:每日1次,早晚温服,连续服用2-4周。
化痰散结汤:每日1剂,分2次服用,午餐和晚餐前食用,建议持续1个月。
健脾祛湿茶:每日1剂,代茶频饮,可长期服用以调理体质。
四、说明
食疗作为辅助手段,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结合个体辨证。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以增强效果。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
副乳
中医食疗对副乳的认识与调理
副乳在中医中多属于“痰核”或“积聚”范畴,常因肝郁气滞、脾虚痰湿或冲任失调所致。食疗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健脾祛湿为主,辅助改善症状。
一、食疗配方与制作方法
1. 疏肝化痰汤
配方:柴胡10g、陈皮6g、茯苓15g、山楂10g、生姜3片、红枣5枚。
制作方法:将所有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500ml,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0分钟,滤去药渣,取汤饮用。
2. 健脾祛湿粥
配方:薏苡仁30g、山药20g、白术10g、粳米50g。
制作方法:将薏苡仁、白术先浸泡30分钟,与山药、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状即可。
二、功效与主治
1. 疏肝化痰汤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活血散结。
主治:适用于肝郁气滞型副乳,表现为乳房或腋下肿块、情绪不畅、胸胁胀痛等症状。
2. 健脾祛湿粥
功效:健脾益气、祛湿化痰、调和脾胃。
主治:适用于脾虚痰湿型副乳,表现为肿块软绵、乏力、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症状。
三、服法
疏肝化痰汤:每日1剂,分2次温服,建议餐后服用,连续服用7-14天为一疗程。
健脾祛湿粥:每日1次,作为早餐或晚餐食用,可长期坚持,以改善体质。
四、说明
食疗方剂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辨证选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副乳多为良性,若肿块增大、疼痛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排除恶性病变。
配合情志调节、适度运动和良好作息,可增强疗效。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配方。
乳腺增生病
中医食疗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与配方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中多归属于“乳癖”范畴,病机常与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相关。食疗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调理冲任为主,辅助药物治疗。
一、食疗配方与制作方法
1. 疏肝理气食疗方:玫瑰花陈皮茶
配方:干玫瑰花5g,陈皮3g,冰糖适量(可选)。
制作方法:将玫瑰花和陈皮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浸泡10分钟,加入冰糖调味即可饮用。
2. 化痰散结食疗方:海带绿豆汤
配方:海带30g,绿豆50g,生姜3片。
制作方法:将海带洗净切段,绿豆提前浸泡2小时。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绿豆烂熟,调味后食用。
3. 调理冲任食疗方:当归红枣粥
配方:当归10g,红枣10枚,粳米100g。
制作方法:将当归切片,红枣去核,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可适量加入红糖调味。
二、功效与主治
玫瑰花陈皮茶:功效为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主治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见乳房胀痛、情绪波动加重。
海带绿豆汤:功效为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主治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症见乳房肿块、舌苔厚腻。
当归红枣粥:功效为养血调冲、健脾益气;主治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症见月经不调、乏力。
三、服法
玫瑰花陈皮茶:每日1剂,代茶频饮,连续服用2-4周。
海带绿豆汤:每周2-3次,作为汤品食用,可长期坚持。
当归红枣粥:每日1次,早餐或晚餐食用,建议在月经后开始服用,连续1个月。
四、说明
食疗方需根据个人体质和证型选择,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情绪舒畅,配合适量运动。
若症状加重或无效,应及时就医,结合药物治疗。
乳房结核
中医食疗中乳房结核的配方、制作方法、功效与主治、服法、说明
乳房结核在中医中多归属于“乳核”、“乳岩”或“瘰疬”范畴,常因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或气血亏虚所致。食疗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补益气血为主。
一、食疗配方
配方:夏枯草15g、浙贝母10g、当归10g、黄芪15g、红枣5枚、粳米100g。
二、制作方法
将夏枯草、浙贝母、当归、黄芪洗净,用纱布包好。
红枣去核,粳米淘洗干净。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约1000ml)。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40-60分钟,直至粥稠。
取出药包,即可食用。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补气养血。
主治:适用于乳房结核初期或辅助治疗,症见乳房肿块、疼痛、情绪抑郁、乏力等。
四、服法
每日1剂,分2次温热服用,早晚各一次。
连续服用2-4周,或遵医嘱调整。
五、说明
本方以夏枯草清肝散结、浙贝母化痰软坚为主,辅以当归、黄芪补益气血,红枣、粳米健脾和胃。
适用于体质偏虚或痰瘀互结者,若症状严重或急性发作,应及时就医,结合药物治疗。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保持情绪舒畅,避免劳累。
疾病分类
按系统查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