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外风

消风汤

川芎9g,荆芥9g,防风9g,羌活9g,薄荷6g,细辛3g。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方出《常见病验方选编》,名见《古今名方》。

青州白丸子

南星壹(生用、二两) 白附子(二两) 川乌头(去皮脐、半两) 半夏(好白者水浸洗过、七两)

【制法】

上碾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末出者,更以手揉令出,以滓更研,再生绢袋摆净为度。于磁盆中日晒夜露,每旦换新水,搅而复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

拨云退翳丸

密蒙花80g 蒺藜(盐炒)60g 菊花20g 木贼80g 蛇蜕12g 蝉蜕20g 荆芥穗40g 蔓荆子80g 薄荷20g 当归60g 川芎60g 黄连20g 地骨皮40g 花椒28g 楮实子20g 天花粉24g 甘草12g   

【制法】

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 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功效主治】

散风清热,退翳明目。用于风热上扰所致的目翳外障、视物不清、隐痛流泪。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

明目上清丸

黄连5两,菊花5两,玄参5两,熟大黄5两,枳壳5两,橘皮5两,桔梗5两,黄芩5两,薄荷5两,甘草5两,当归5两,赤芍5两,荆芥5两,连翘5两,蒺藜(炒)5两,栀子5两,蝉蜕5两,天花粉5两,生石膏5两,车前子5两,麦冬5两。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味甘、苦。   

【功能与主治】

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用于暴发火眼,红肿作痛,头晕目眩,云翳遮睛。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济南、承德方)。

木瓜丸

木瓜80g 当归80g 川芎80g 白芷80g 威灵仙80g 狗脊(制)40g 牛膝160g 鸡血藤40g 海风藤80g 人参40g 制川乌40g 制草乌40g   

【制法】

以上十二味,木瓜威灵仙鸡血藤牛膝、制川乌、制草乌人参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当归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包糖衣,打光,即得。   

【性状】

为糖衣浓缩丸,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至黑褐色;味酸、苦。   

【功能与主治】

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步履艰难。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0丸,一日2次。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中国药典

玉真散

天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各6g)。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

醉仙汤

羌活 防风 柴胡 苍术 白芷 川芎 当归 生地 黄柏(盐水炒) 牛膝 杜仲(盐水炒) 香附(醋炒) 白茯苓各3克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眼科阐微》卷三。

五虎追风散

蝉蜕1两,天南星2钱,明天麻2钱,全虫(带尾)7个,僵蚕(炒)7条。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中医杂志》(1955;10)。

消风散

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甘草木通各五分。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

止痉散

全蝎蜈蚣各等分。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

牵正散

白附子僵蚕各6g,全蝎去毒,并生用,各等分3g。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

大活络丹

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俱酒浸)、草乌天麻(煨)、全蝎(去毒)、何首乌(黑豆水浸)、龟甲(炙)、麻黄贯众甘草(炙)、羌活肉桂藿香乌药黄连熟地黄大黄(蒸)、木香沉香(用心)各60克,细辛赤芍(去油)、没药(去油)、丁香乳香(去油)、僵蚕天南星(姜制)、青皮骨碎补白豆蔻仁、安息香(酒熬)、附子(制)、黄芩(蒸)、茯苓香附(酒浸焙)、玄参白术各30克,防风75克,葛根、虎胫骨(炙)、当归各45克,血竭21克,地龙(炙)、犀角麝香松脂各15克,牛黄冰片各4.5克,人参90克。

【主治病证】  

主治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内蕴痰热,外受风邪,中风瘫痪,口眼斜,语言蹇涩,昏迷不醒;或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风湿痹痛,经久不愈,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筋脉拘挛,关节变形、屈伸不利;或平素痰盛,复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闭清窍,突然昏厥,呼吸气粗,喉有痰声,即痰厥昏迷者;或胸阳不振,痰浊阻络,气滞血瘀,痹阻心脉,胸部憋闷,或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气短,即胸痹心痛等证。   

中风瘫痪,痿痹痰厥,拘挛疼痛,痈疽流注,跌扑损伤,小儿惊痛,妇人停经。西医诊为脑血管意外、癔病性昏厥、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等均可用此药。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清·《兰台轨范》是在《奇效良方》基础上,药味稍加增减,调整药量而成。《江苏省药品标准》(1980年)。

小活络丹

川乌(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脐,地龙去土,天南星炮各六两,乳香研,没药研各二两二钱。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

大秦艽汤

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二两,秦艽三两,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各一两,细辛半两。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

菊花茶调散

菊花2两,川芎2两,荆芥穗2两,羌活2两,甘草2两,白芷2两,细辛1两(洗净),防风(去芦)1两半,蝉蜕5钱,僵蚕5钱,薄荷5钱。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苍耳子散

苍耳子 10克 ,辛夷 10克 ,白芷 10克 ,川芎 10克 ,黄芩 10克 ,薄荷 10克 ,川贝母(或浙贝母) 10克 ,淡豆豉 10克 ,菊花 10克 ,甘草 10克   

【功效】

疏风止痛、通利鼻窍。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出自<济生方>卷五

川芎茶调散

川芎 荆芥各12g 白芷 羌活 甘草各6g 细辛3g 防风4.5g 薄荷12g 食后以清茶调下。

【方歌】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痛悉能康。

分类: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