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
经典中医著作与现代研究文献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又名《医统大全》,系医学全书,明朝徐春甫撰。书成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全书共100卷,概括了明代以前我国重要医学典籍和医学成就。
《古今医统大全》是徐春甫对中医学的重大贡献,影响深远,日本医家在许多重要医学著作中,均大量引用该书内容。至今医界仍公认《古今医统大全》是一部“融古通今、博大精深的煌煌巨著”,将它列为我国医学史上十大医学全书之一。
全书共100卷,卷1有“历世圣贤名医姓氏”,介绍270多名医家传略。卷2~5为《内经要旨》、《翼医通考》、《内经脉侯》、《运气易览》等;卷6~7为经穴针灸;卷8~92为临床各科证治,包括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科以及老年病400余种,每病载有病机、脉候、治法、方药、易简诸方、灸法、导引法等项。卷93~98为经验秘方,本草性能、功用及制法,通用诸方等,卷99~100为养生余录。
书中除引古说外,徐氏在医理、方药上均有阐发。书中所载医家传略是研究医史的重要资料。
丹台玉案
明版珍本古籍医书《丹台玉案》6册全,存世罕见,堪称善本。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孙文胤撰。刊于1636年。
《丹台玉案》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对调摄养生,所论颇详。孙文胤从小体弱多病,他自己钻研诸家医书,并非常注重调摄养生,成为著名养生家。
此书是医学秘笈之一,卷一分为“先天脉镜”“调摄养生”“灵兰秘典”“仙授蒸脐”4个章节,(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全是各类医学秘术,非常罕见。卷六有“中毒门”“诸虫咬”“诸兽咬”“中蛊毒”等50多个大的门类秘方,全书堪称明代医学的典范,书中还夹有历代医家关于此书的手抄方子,极具收藏、研究、实用价值和版本价值。
轩岐救正论
《轩岐救正论》,医论著作。六卷。明·肖京撰于1644年。现存清刻本、日本刻本、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作者针对庸医不明医理,执方误人,采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要旨以阐明救正之法,故以“轩岐救正”为书名。卷一医论,统论生理、病理、治法和方剂;卷二四诊正法,以脉诊为主兼及望、闻、问三诊;卷三药性微蕴;卷四、五作者医案;卷六医鉴、病鉴,内容系告诫医家、病家之语。
《轩岐救正论》一书,是一部罕得的医人自医的著作。虽然这部著作前后两部分体例变化较大,但仍有联系。前者是通过肖京的亲身医疗实践,以医经为“以一贯之”的主线,告诫医家不要“昧灵素之大义,守一家之偏法”.
萧京(1605~1672年),字正夫,号万舆,中年隐于医,号通隐子,福建候官人,明末名医,撰《轩岐救正论》六卷(1644年),为医林所重。但由于有关萧京的史料甚少,其生平事迹多为湮没,现就笔者手中的资料,予以概述,以补缺疑。
医学正传
《医学正传》是一部中医综合性著作。八卷。明·虞抟撰于1515年。现存多种明刻本、日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此书前列“医学或问”51条,系虞氏对医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以申明前人“言不尽意之义”(见凡例)。次分述临床各科常见病证,以证分门,每门先论证,次脉法,次方治。凡所述诸证,均先立论,必以《内经》要旨为提纲。其证治则以朱丹溪学术经验为本。脉法采摭《脉经》,伤寒、内伤、小儿病分别宗法张仲景、李杲和钱乙。作者广泛参考诸家学说,结合家传和个人学术经验予以论述。虞氏对咒禁、巫术,以运气推算病期、病证和治法等均持批判态度。
该书系作者摘取《内经》、《脉经》之要旨,旁采历代医学之宏论效方,秉承家传,傍通已意而成。全收共八,内、外、妇、儿、口齿各科俱备。收载近百种病证,每病为一个门类,病下设论、脉法、方法几个项目,有理,有法,有方,有药,有按,有案。其论治伤寒宗仲景,内伤宗东垣,杂病尊丹,旁征博引,参以已见,为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中医古藉。
虞抟(1438-1517),字天民,自号华溪恒德老人。今义乌市廿三里镇华溪村人,明代中期著名医学家。《金华府志》中载:“义乌以医名者,代不乏人,丹溪之后,唯抟为最。”与现代名医陈无咎(号黄溪),合称义乌医家“三溪”。
书籍分类
按类别查找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