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经典药方解析,配伍原则与应用

名方解析:升麻葛根汤

升麻30克,芍药30克,炙甘草30克,葛根45克。

青州白丸子

南星壹(生用、二两) 白附子(二两) 川乌头(去皮脐、半两) 半夏(好白者水浸洗过、七两)

【制法】

上碾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末出者,更以手揉令出,以滓更研,再生绢袋摆净为度。于磁盆中日晒夜露,每旦换新水,搅而复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

分类: 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

拨云退翳丸

密蒙花80g 蒺藜(盐炒)60g 菊花20g 木贼80g 蛇蜕12g 蝉蜕20g 荆芥穗40g 蔓荆子80g 薄荷20g 当归60g 川芎60g 黄连20g 地骨皮40g 花椒28g 楮实子20g 天花粉24g 甘草12g   

【制法】

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 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功效主治】

散风清热,退翳明目。用于风热上扰所致的目翳外障、视物不清、隐痛流泪。

分类: 疏散外风 来源:未知

明目上清丸

黄连5两,菊花5两,玄参5两,熟大黄5两,枳壳5两,橘皮5两,桔梗5两,黄芩5两,薄荷5两,甘草5两,当归5两,赤芍5两,荆芥5两,连翘5两,蒺藜(炒)5两,栀子5两,蝉蜕5两,天花粉5两,生石膏5两,车前子5两,麦冬5两。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味甘、苦。   

【功能与主治】

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用于暴发火眼,红肿作痛,头晕目眩,云翳遮睛。   

分类: 疏散外风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济南、承德方)。

木瓜丸

木瓜80g 当归80g 川芎80g 白芷80g 威灵仙80g 狗脊(制)40g 牛膝160g 鸡血藤40g 海风藤80g 人参40g 制川乌40g 制草乌40g   

【制法】

以上十二味,木瓜威灵仙鸡血藤牛膝、制川乌、制草乌人参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当归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包糖衣,打光,即得。   

【性状】

为糖衣浓缩丸,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至黑褐色;味酸、苦。   

【功能与主治】

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步履艰难。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0丸,一日2次。   

分类: 疏散外风 来源:中国药典

方剂分类

按功效和主治查找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