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

拼音:tongxieyaofang

痛泻要方(《丹溪心法》方)

出处: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组成

  • 白术 9g

  • 白芍 9g

  • 陈皮 6g

  • 防风 6g

煎服法

  1. 上四味,以水500ml,煎取200ml,去滓。

  2. 温服100ml,每日2次。


功效与主治

功效疏肝健脾,缓急止痛
主治肝脾不和,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即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

辨证要点

  • 腹痛即泻,泻后痛缓。

  • 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

  •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方义解析

药物作用配伍意义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止泻补脾虚,固中焦
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抑肝阳,解痉挛
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助运化,调气机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散肝郁,疏风气

配伍特点

  • 肝脾同调:白芍柔肝,白术健脾,调和肝脾功能。

  • 理气止痛:陈皮理气,防风止痛,缓解腹部不适。


临床应用

  1.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腹痛腹泻交替)。

  2. 慢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大便不调)。

  3. 神经性腹泻(情绪相关腹泻)。

加减法

  • 气虚明显:加党参、黄芪。

  • 湿重:加茯苓、泽泻。

  • 热象:加黄连、黄芩。


现代研究

  • 调节肠道功能:白芍有抗痉挛作用,可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

  • 抗炎:白术含挥发油,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注意事项

  • 禁忌:实热证或湿热泻痢者慎用。

  • 服药后: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情绪刺激。

此方体现了中医“抑肝扶脾”的治疗原则,是治疗肝脾不和所致痛泻的经典方剂。

相关方剂

同类方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