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蝉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
出处: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蚱蝉(去头足翅,炒) 3g
朱砂(水飞) 1.5g
冰片 0.5g
麝香 0.3g
制法与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过筛。
每服1-2g,温水送下,或外用调敷患处。
每日1-2次,小儿减半。
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主治:小儿惊风,高热抽搐,神昏谵语(即急性热病引起的惊厥症状)。
辨证要点:
突发高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意识障碍,烦躁不安。
舌质红,苔黄,脉数或弦。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蚱蝉 | 清热定惊,解毒 | 主药,针对惊风热邪 |
朱砂 |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 助镇静,防惊厥 |
冰片 |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 增强开窍作用 |
麝香 | 芳香开窍,活血通络 | 引药上行,促苏醒 |
配伍特点:
清热与镇惊并用:蚱蝉、朱砂清热镇惊,冰片、麝香开窍醒神。
药性峻猛:适用于急症,但需谨慎使用。
临床应用
小儿高热惊厥(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
癫痫发作(热盛风动型)。
中风闭证(神昏、抽搐初期)。
加减法:
热重:加黄连、黄芩。
痰多:加天竺黄、胆南星。
气虚:加人参、黄芪(但需慎用,因本方偏攻)。
现代研究
镇静抗惊:朱砂含硫化汞,有中枢抑制作用(但需注意毒性)。
抗菌消炎:冰片、麝香具有抗炎和调节神经作用。
注意事项
禁忌: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不宜长期使用,避免汞中毒。
服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医处理原发病。
此方体现了传统中药对急症的快速应对,但现代应用中需权衡利弊,遵循安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