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
出处: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木通 6g
瞿麦 6g
萹蓄 6g
车前子 6g
滑石 6g
栀子 6g
大黄 6g
甘草梢 3g
煎服法:
上八味,共为粗末,每次取9-15g,以水300ml,煎至150ml,去滓。
温服,每日2-3次(空腹为宜)。
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小便赤涩,尿频尿急,或癃闭不通(即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尿路结石等)。
辨证要点:
小便短赤,灼热疼痛。
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木通 | 清热利水,通淋止痛 | 导湿热下行,通利小便 |
瞿麦 | 利尿通淋,活血化瘀 | 增强利水效果,缓解尿痛 |
萹蓄 |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 辅助清热,治疗下焦湿热 |
车前子 | 利水渗湿,明目 | 促进水液代谢,清肝热 |
滑石 | 清热解暑,利水通淋 | 滑利水道,缓解涩痛 |
栀子 | 泻火除烦,凉血解毒 | 清三焦之火,助清热 |
大黄 | 泻热通便,活血化瘀 | 通腑泻热,从大便分消湿热 |
甘草梢 | 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 防苦寒伤胃,缓解尿道疼痛 |
配伍特点:
清热与利湿并重:集多味利水通淋药于一方,力专效宏。
上下分消:通过利尿和通便,使湿热从二便排出。
临床应用
急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明显)。
尿路结石(湿热型,伴小便涩痛)。
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会阴部不适)。
加减法:
血尿明显:加小蓟、白茅根。
结石较大:加金钱草、海金沙。
气虚:加黄芪、党参。
现代研究
抗菌消炎:方中药物如大黄、栀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促进毒素排出。
注意事项
禁忌:脾胃虚寒、孕妇慎用。
服药后:多饮水,忌辛辣油腻食物。
此方是治疗湿热淋证的经典方剂,体现了中医“通因通用”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