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痹汤(《温病条辨》方)
出处: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组成:
防己 9g
杏仁(去皮尖) 9g
滑石 15g
连翘 9g
山栀 9g
薏苡仁 15g
半夏(醋炒) 6g
蚕砂 9g
赤小豆皮 9g
煎服法:
上九味,以水800ml,煎取400ml,去滓。
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利湿,宣痹止痛
主治:湿热痹证,关节红肿热痛,小便短赤(如风湿热、急性关节炎)。
辨证要点:
关节肿胀疼痛,局部灼热。
发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防己 | 祛风除湿,利水消肿 | 主攻湿热痹痛 |
杏仁 | 宣肺利气,通调水道 | 助湿邪宣散 |
滑石 | 清热利湿,通淋 | 导湿热从小便出 |
连翘 | 清热解毒,散结 | 清解热毒 |
山栀 | 清热泻火,凉血 | 增强清热之力 |
薏苡仁 | 健脾渗湿,舒筋 | 缓解筋脉拘急 |
半夏 | 燥湿化痰,和胃 | 化中焦湿浊 |
蚕砂 | 祛风除湿,和胃化浊 | 协同祛湿止痛 |
赤小豆皮 | 利水消肿,解毒 | 辅助清热利湿 |
配伍特点:
清热与利湿并重:针对湿热交织之痹证。
宣散与渗利结合:使邪气从表里分消。
临床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湿热型)。
痛风性关节炎(红肿热痛明显)。
湿疹或皮肤疾病(伴湿热内蕴)。
加减法:
痛甚:加乳香、没药。
热重:加黄芩、黄连。
湿重:加苍术、茯苓。
现代研究
抗炎作用:方中药物如连翘、山栀具有抗炎成分。
免疫调节: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减轻炎症。
注意事项
禁忌:虚寒痹证、孕妇慎用。
服药后:宜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
此方体现了吴鞠通治疗湿热痹证的思路,注重清热利湿以宣通痹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