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汁饮(《温病条辨》方)
出处: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组成:
梨汁 30ml
荸荠汁 30ml
鲜芦根汁 30ml
麦冬汁 30ml
藕汁 30ml
煎服法:
取新鲜梨、荸荠、鲜芦根、麦冬、藕,分别榨取汁液。
将五汁混合均匀。
每次温服50-100ml,每日2-3次,或频服代茶饮。
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生津,润燥止渴
主治:温病热盛伤津,口渴咽干,或肺燥咳嗽(如发热性疾病后期、干燥综合征等)。
辨证要点:
口干舌燥,渴欲饮水。
咽喉干燥,或干咳少痰。
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梨汁 |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 主清肺热,润燥生津 |
荸荠汁 | 清热化痰,消积利咽 | 助清热,兼化痰湿 |
鲜芦根汁 |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 清胃热,生津液 |
麦冬汁 | 养阴润肺,清心除烦 | 滋阴润燥,安神 |
藕汁 | 清热凉血,健脾开胃 | 凉血止血,调和诸汁 |
配伍特点:
纯用汁液,性味甘寒:直接补充津液,清热而不伤正。
协同增效:诸汁合用,增强生津润燥之力。
临床应用
发热性疾病后期(如感冒、肺炎后口干口渴)。
干燥综合征(口眼干燥症状明显)。
肺燥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
加减法:
热盛:可加鲜生地汁增强清热。
阴虚甚:加天冬汁或沙参汁。
现代研究
补充电解质:汁液富含水分和矿物质,有助于纠正脱水。
抗氧化:梨和荸荠含多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注意事项
禁忌:脾胃虚寒、腹泻者慎用。
制备:需用新鲜食材,现榨现服,避免久存。
此方体现了温病学派“存津液”的治疗原则,适用于津液亏损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