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白散

拼音:sanwubaisan

三物白散(《伤寒论》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组成

  •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1g

  • 桔梗 3g

  • 贝母 3g

煎服法

  1. 上三味,为散,以白饮(米汤)和服。

  2. 强人服半钱匕(约1.5g),羸者减之。

  3. 病在膈上者,吐之;在膈下者,利之。若不吐不利,进热粥一杯;若吐利过剧,进冷粥一杯。


功效与主治

功效涌吐痰涎,攻逐寒实
主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即胸膈痰饮或寒邪凝结,见胸满、喘咳、不得息)。

辨证要点

  • 胸膈痞硬,疼痛或满闷。

  • 呼吸不利,或有痰涎壅盛。

  • 舌苔白滑,脉沉紧或弦。


方义解析

药物作用配伍意义
巴豆辛热峻下,涌吐攻积主攻寒实,开通闭塞
桔梗宣肺利咽,载药上行助巴豆涌吐,开提肺气
贝母化痰散结,清热润肺制约巴豆燥烈,兼化痰涎

配伍特点

  • 峻剂攻邪:巴豆为主,力猛效速,用于实证急症。

  • 吐下兼施:根据病位调整,可吐可下,灵活运用。


临床应用

  1. 急性胸膜炎痰饮结胸(寒性,无热象)。

  2. 食物或痰涎壅塞导致的窒息危症。

  3. 某些急腹症(如肠梗阻,属寒实型)。

加减法

  • 寒重:可加干姜、附子。

  • 气虚:慎用或配伍益气药,如人参。


现代研究

  • 强效泻下与催吐:巴豆油成分刺激肠道和胃黏膜,但毒性大,需严格控制剂量。

  • 抗炎作用:桔梗和贝母有抗炎、祛痰功效。


注意事项

  • 禁忌:孕妇、体弱者、热证或阴虚者禁用。易导致剧烈吐泻,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服药后护理:密切观察,及时调整粥饮以控制反应。

此方为仲景峻剂,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使用时务必谨慎。

相关方剂

同类方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