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车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
出处: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牵牛子(炒) 120g
甘遂(醋制) 30g
芫花(醋制) 30g
大戟(醋制) 30g
大黄 60g
青皮 30g
陈皮 30g
木香 15g
槟榔 15g
轻粉 3g
制法与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6g,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得利后止服,不可过剂。
功效与主治
功效:攻逐水饮,行气导滞
主治:水湿壅盛,胸腹积水,水肿胀满,二便不利(如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
辨证要点:
水肿严重,腹部胀满如鼓。
小便短少,大便不通。
舌苔厚腻,脉沉实或弦紧。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牵牛子 | 泻下逐水,通利二便 | 主攻水湿,从二便而出 |
甘遂、芫花、大戟 | 峻下逐水,破积消癥 | 增强攻逐之力,针对重证水饮 |
大黄 | 泻热通便,活血祛瘀 | 助泻下,清内热 |
青皮、陈皮、木香、槟榔 | 行气破滞,疏肝理脾 | 气行则水行,防止气机壅滞 |
轻粉 | 杀虫攻毒,利水消肿 | 辅助逐水,但需慎用(有毒) |
配伍特点:
攻逐与行气结合:以逐水药为主,配行气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峻猛之剂:药力迅猛,适用于实证、急证,但易伤正气。
临床应用
肝硬化腹水(水湿壅盛型,体质尚实)。
肾炎水肿(急性期,二便不通)。
胸腹腔积液(如肿瘤或感染所致)。
加减法:
气虚者:加人参、黄芪以扶正。
热盛者:加黄连、黄芩清热。
瘀血明显:加桃仁、红花活血。
现代研究
利尿作用:牵牛子、甘遂等成分能促进尿液排泄。
抗炎效果:大黄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
注意事项
禁忌:孕妇、体虚者、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不可久服。
副作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反应,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服药后:密切观察,得效即止,辅以饮食调养。
此方为攻逐水饮的峻剂,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使用时应谨慎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