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
经典中医著作与现代研究文献
药征续编
《药征续编》,收载89种药物,所循体例一仍《药征》。
《药征》为东人东洞吉益著作之一。征药五十三品,伟业未竟,人遽云亡。弟子村井续征十品,附录七十二品,辨古之妄,释今之惑,定正考核,十易寒暑,盖亦煞费苦心矣!按:东洞为彼邦复古派之有力分子,学问渊博,著述等身,从游者数百人。村井尤能传其衣钵,治旧疴,起废疾,名振西海。尝谓及门曰:仲景氏方法者,疾医之道也。苟不经圣人制作之手,安能有如此方法乎哉?
严氏济生方
又名《济生方》。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原书共十卷,有论治70篇,方的400首;咸淳三年(1267)又写成《续方》,收前书未备之医论24篇,方90首。
二书后均散佚,现在版本为辑复本:一是清纪晓岚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八卷本《济生方》,有医论56篇,收方240余首,内容或缺论,或缺方,或少药,或论不对题,残缺较甚,195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是根据《医方类聚》、《普济方》等多种医书,并参照日刊本《济生方》等重新整理,将《济生方》与《续方》合二为一的辑复本,有医论85篇,方520首,内容较前一版本充实完整,基本接近原貌。198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名《重订严氏济生方》。
严氏撰著该书,据其多年心得,结合临床实际、广采古人可用之方,兼收已验之效方,以杂病各门为纲,下列总论,病源,病机,再附主方,每方详述主证,组方,炮制,服法等,条分缕析。纲目清晰,方论结合,议论丰正。
书中收方广泛,汉、唐、宋以来诸家名方及民间验方均有采录,其中尤重《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二书方论,对所摭常用古方善于化裁,如仲景治疗肾虚的肾气丸,经严氏加味牛膝、车前子后,扩大了原方适应范围,腔之成为治疗虚(肾虚)实(水湿)挟杂证的名方——济生肾气丸。严氏创制新方,讲究刚柔相济,佐使合宜,用药平正稳妥。如归脾汤、小蓟饮子等,由于制方既切实用,又不峻猛。柔中有刚,兼顾全面,故很受后世医家推重。
全生指迷方
《全生指迷方》,医方著作。又名《济世全生指迷方》。三卷。宋·王贶撰于12世纪初。
明代以后原书失传。今本四卷,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而成者。卷一为诊脉法;卷二-四为寒证、热证、风湿、疟疾、痹证、劳伤等20种内科病及若干妇科疾病的医论和方剂,内容以选方为主,并有围绕方剂主治所作的论述以阐析病因、证候。现有清末刻本、石印本多种丛书本。1949年后有《宋人医方三种》排印本。
王贶,宋代医家。一作王况,考城(今河南兰考)人。曾拜南京(今河南商丘)名医宋道方学医,为其女婿,尽得其传。其技艺甚精,尤长于针刺治疗奇疾,尝治一患者因惊而吐舌不能缩回,名噪一时。宣和间(1119-1125年)授官,人称“王朝奉”。著《全生指迷论》(世称《全生指迷方》)四卷,原方早佚,现有多种版本,系从《永乐大典》辑出者。
杨氏家藏方
《杨氏家藏方》,医方著作,二十卷,宋·杨倓撰,刊于1178年。
该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内容包括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共49类,1111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的一些成药处方。现存日刻本、日抄本。
书籍分类
按类别查找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