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
经典中医著作与现代研究文献
是斋百一选方
《是斋百一选方》,医方著作。二十卷。宋·王璆撰。原刊于1196年。日本·宽政11年时,日人千田恭(子敬)以其所藏钞本与荻子元所藏元刻本互校,并补入《医方类聚》中王璆选方编成。
《是斋百一选方》是宋代较有影响的方书之一,与《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生方》、《三因方》、《杨氏家藏方》、《本事方》等书共同形成了宋代方书之林。
该书共20卷,31门,载方1142首,遍涉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凡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兼备。全书以病证分类为主,条列井然。其所载之方,除详列出处、治证、药物以外,对药物的修制、药剂的和合、方剂的服法、禁忌等项内容均有详细的说明,而且大部分方剂附有验案,对于临床医生“随证选方”极为有益。现国内北京图书馆存有抄本。
神仙济世良方
《神仙济世良方》,(清)柏鹤亭等集,于嘉庆二年丁巳(1797)在山西(阳曲)太原刊行。
全书分一百二十七门病症方论,约十万字。分列有:伤寒、温病、杂病指南、临床各科、跌打损伤、意外急救、气功导引、养生保健。并附有二十位神仙像。
神仙者,乃古之名医,他们“除代人处方医病外,绝无他求”,故隐其真姓而假托诸仙之名,将其济世活人经验之方,随笔录之以救众生。
书中所集诸方,平稳妥当,简明扼要,颇多创见,辨证施治,无不神效。故一册在手,医者可按方施药,病者可依方自救,甚至在缺医少药之地,亦可救危急于俄顷。
奇效简便良方
《奇效简便良方》,清代丁尧臣辑。
《奇效简便良方》是平民的医书,全书四卷,记载药方一千多条,分列为十八门。有头面、耳目、口鼻、喉舌齿牙齿、身体、四肢、胸胃心腹、杂症;妇女、胎产、小儿、痘疹、痧症霍乱、便淋泻痢;痔漏脱肛、损伤、痈疽、疮毒、中毒急救等。
书中所搜集各方,平稳妥当。药方所用药品,寻常易得。一症多方,便于选择。《奇效简便良方》特别适用于地处荒僻之乡,或者缺医少药之时。照书中药方治疗,每获奇效。
丁尧臣,清末医家。字又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平素喜抄录医方验方,常向人索取验方,后遍历南北各地,搜集医方数千,并多以之进行治疗以验其效。后取其简便易行之验方,结集刻成《奇效简便良方》四卷。
集验方
《洪氏集验方》五卷,南宋洪遵(1120~1174)撰。遵官拜资政殿学士。临政之暇,熟读医书,关心民瘼,收集医方,并事治疗,多获效验。晚年将其多年搜求有效医方刊刻成书,名《洪氏集验方》。初刻本仅存一部,是为孤本,今藏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丛书》据孤本再造之。
南宋目录学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之,明文徵明、明末清初季振宜、清中叶黄丕烈、汪士钟迭加收藏,流传有序。清末为瞿镛所得。后归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清中叶黄丕烈据初刻本雕版印刷,收入《士礼居丛书》。
成书于乾道五年(1170)。本书共5卷,搜方167首,分载有关治疗伤寒、中风、痢疾、霍乱、虚损、疮疽、痔漏、癣疥等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的方剂。
作者洪遵,南宋医家(1120-1174年)。字景严。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任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道六年(1170年)撰《洪氏集验方》六卷,于江淮间流传,为医家所接受。另著《泉志》,为现存最早之钱币学著作。
书籍分类
按类别查找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