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温病条辨》方)
出处: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
组成:
金银花 30g
连翘 30g
桔梗 18g
薄荷 18g
竹叶 12g
生甘草 15g
荆芥穗 12g
淡豆豉 15g
牛蒡子 18g
煎服法:
上药共为粗末,每服18g,用鲜芦根汤煎服。
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病重者,日三服;轻者,日二服。
功效与主治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即风热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
辨证要点:
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干。
咳嗽、咽痛明显,舌红苔薄。
脉浮数,提示表热证。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金银花 |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为主药,清解热毒 |
连翘 |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 助金银花清热,透邪外出 |
薄荷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辛凉解表,缓解头痛咽痛 |
荆芥穗 | 解表散风,透疹 | 增强解表之力,微散风寒 |
淡豆豉 | 解表除烦,宣散郁热 | 助透邪,兼除烦渴 |
牛蒡子 | 疏散风热,解毒利咽 | 针对咽痛咳嗽,利咽消肿 |
桔梗 |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 开宣肺气,治咳嗽咽痛 |
竹叶 |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 清心除烦,助生津止渴 |
甘草 | 调和诸药,清热解毒 | 缓和药性,增强解毒效果 |
配伍特点:
辛凉与清热解毒并用:既解表邪,又清里热,表里双解。
轻清宣透:药性轻扬,适用于温病初起,热邪在表。
临床应用
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无汗或汗出不畅)。
流行性感冒(流感初期,症状类似风热表证)。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咽部红肿疼痛,伴发热)。
加减法:
热重:加黄芩、栀子。
咳嗽甚:加前胡、贝母。
口渴甚:加天花粉、芦根。
现代研究
抗病毒抗菌:金银花、连翘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解热抗炎:薄荷、荆芥等成分能降低体温,减轻炎症。
注意事项
禁忌: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不宜使用。
服药后:宜多饮温水,避风寒,忌辛辣油腻食物。
此方是温病学的代表方剂,体现了“在卫汗之可也”的治疗原则,广泛用于外感风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