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胃病>治疗

胃病(疣状胃炎伴米烂)

胃病怎样治疗?

胃病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治愈率: 治疗周期: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胃病一般治疗

  一、胃病西医治疗

  1.注意事项

  首先,饮食规律化。其次,注意饮食卫生。再次,少吃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四是,保持精神愉快。

  2.药物治疗

  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并且作用机制各有不同,许多患者都是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如果只是偶然的胃部不舒服,可对症选择一些常见药,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如果胃部症状频频发作或是发作时症状严重,则要赶紧就医。一般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1)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然后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2)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患者在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的患者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毫升左右),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

  (3)止痛。应用颠茄片、阿托品、654-2(山莨菪碱)等药均可。还可局部热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伴腹泻、发烧者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

  (5)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一般1~2天内很快恢复。

  3.手术治疗

   为切除病变组织。比如胃肠道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性息肉,囊肿,肠穿孔等疾病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的。

胃病辨证论治

  二、胃病中医治疗

  以常见的慢性胃炎为例。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中成药因服用方便而更受青睐,但中成药须辨证使用才有好效果。

  1、脾胃虚弱证:

  可见胃脘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宜选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

  2、脾胃虚寒证:

  可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细或迟。宜选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冲剂(胶囊、口服液)等。

  3、饮食停滞证:

  可见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食、恶食,食后甚,空腹、吐食或矢气后痛减,大便泄泻臭秽或不爽,舌苔厚或黄腻,脉滑或实。宜选山楂丸、保和丸(口服液)、枳实导滞丸、沉香化滞丸、健胃消食片等。

  4、胃阴不足证:

  可见胃痛隐隐,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光净无苔,脉细数。宜选胃安胶囊、玉竹冲剂等。

  5、肝气犯胃证:

  可见胸脘胀闷,攻撑作痛,胃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且诸证与情绪因素相关,或有咽部异物感。舌苔薄白,脉弦。宜选逍遥丸、舒肝健胃丸、胃苏冲剂、气滞胃痛冲剂(片)、三九胃泰等。

   6、肝胃郁热证:

  可见胃脘灼痛,痛势较急,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选丹栀逍遥丸、清胃黄连丸、胃炎康胶囊、加味左金丸等。

  7、湿困脾胃证:

  可见胃脘痞满不舒,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头重身困,怠惰嗜卧,多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弦滑。宜选香砂平胃颗粒(丸)、藿香正气丸(水、胶囊)、参苓白术散等。

   8、湿热互结证:

  可见胃脘灼热胀痛,痞闷,口苦尿黄,舌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宜选甘露消毒丹、胃痛宁片等。

  9、瘀血内阻证:

  可见胃脘刺痛或割痛,痛处固定而拒按,食后痛甚,或有吐血便黑,舌暗或有瘀斑点,脉涩。可选金佛止痛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上述各证型兼杂出现时,中成药应合用。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体格发育迟缓、性早熟、遗尿症、肥胖症、矮小症及骨龄评估和身高预测。...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