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拼音:quetiexingpinxie

中医食疗对缺铁性贫血的调理

缺铁性贫血在中医中多归属于“血虚”“萎黄”范畴,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相关。食疗以补血益气、健脾和胃为主,常用食材包括红枣、黑木耳、动物肝脏等富含铁质的食物。


一、食疗配方与制作方法

1. 红枣黑木耳汤

  • 配方:红枣10枚,黑木耳15克,红糖适量。

  • 制作方法:将黑木耳泡发后洗净,红枣去核。加水适量,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2. 猪肝菠菜粥

  • 配方:猪肝50克,菠菜100克,大米50克,姜片少许。

  • 制作方法:猪肝切片用料酒腌制去腥,菠菜洗净切段。大米煮粥至半熟时加入猪肝和姜片,煮10分钟后加入菠菜,再煮5分钟,调味食用。

3. 当归黄芪炖鸡

  • 配方:鸡肉200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红枣5枚。

  • 制作方法:所有材料洗净,加水炖煮1-2小时,至鸡肉熟烂,加盐调味。


二、功效与主治

  • 红枣黑木耳汤:功效为补血养血、润燥,主治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黄、乏力。

  • 猪肝菠菜粥:功效为补肝养血、益胃,主治缺铁性贫血伴消化不良。

  • 当归黄芪炖鸡:功效为气血双补、健脾,主治严重血虚、体虚乏力。


三、服法

  • 频率: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续服用2-4周。

  • 时间:建议餐后服用,以利于吸收。

  • 注意事项: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如有不适,应减少剂量或暂停。


四、说明

  • 这些食疗方基于中医理论,强调食物性味(如红枣甘温、黑木耳甘平)的调和。

  • 缺铁性贫血应结合西医诊断,食疗可作为辅助,严重者需就医并补充铁剂。

  • 避免与茶、咖啡同服,以免影响铁吸收。孕妇、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相关疾病

同类疾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