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食疗

中医食疗
中医百科
4400 次浏览
2025-08-13

详细内容

眩晕食疗方是一种以天麻、钩藤、枸杞子等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食疗方法,具有平肝熄风、滋补肝肾、安神定眩等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等引起的眩晕症。


一、配方

1. 经典天麻钩藤汤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天麻10g平肝熄风、止眩晕
钩藤15g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枸杞子15g滋补肝肾、明目
红枣5枚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1000ml溶剂、助药力溶解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气血亏虚:加当归10g、黄芪15g

  • 痰湿内阻:加陈皮10g、茯苓15g

  • 阴虚火旺:加麦冬10g、生地15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天麻、钩藤、枸杞子、红枣洗净,天麻可切片以增强药效。

  • 若使用干品,确保无霉变;鲜品需适当减少用量。

步骤2:煎煮药汤

  1. 将所有药材放入砂锅或陶瓷锅中,加入1000ml水。

  2. 先用武火煮沸,然后转文火慢煎30-40分钟,至药液浓缩至约500ml。

  3. 过滤去渣,取药汤饮用。

注意事项

  • 忌用金属锅具,避免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 煎煮时保持锅盖半开,防止药液溢出。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平肝熄风:缓解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

  • 滋补肝肾:改善肝肾不足导致的眩晕、耳鸣。

  • 安神定眩:辅助治疗焦虑、失眠伴随的眩晕。

  • 调和气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头晕、乏力。

2. 适用人群

  • 肝阳上亢、高血压引起的眩晕者。

  • 肝肾阴虚、更年期眩晕者。

  • 气血不足、贫血导致的头晕者。

3. 禁忌人群

  • 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

  • 对成分过敏者禁用。

  • 急性眩晕伴呕吐应及时就医,不宜单纯依赖食疗。


四、服用方法

  • 日常保健:每次100-150ml,每日2次(早晚温服)。

  • 眩晕发作期:可增至每次200ml,每日2-3次,连续服用3-5天。

  • 外用法:无推荐外用法,以内服为主。

疗程建议

  • 连续服用1-2周后观察效果,必要时停用1周再续。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天麻含天麻素,具有镇静、抗眩晕作用。

    • 钩藤含钩藤碱,能降低血压、舒缓神经。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治疗梅尼埃病、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 研究发现其能改善脑血流,缓解眩晕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替代方案

    • 不善服汤药者可用天麻粉冲服(每次3-5g,温水送下)。

相关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