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广生集

朝代:清
分类:方药
膀胱病第十-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肾病第九-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大肠病第八-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肺病第七-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胃病第六-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脾病第五-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小肠病第四-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心病第三-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胆病第二-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肝病第一-卷第二十七·针灸中 疟病第十-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黄胆第九-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时行法第八-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诸风第七-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香港脚第六-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舌病第五-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鼻病第四-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小儿惊痫第三-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妇人第二-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取孔穴法第一-卷第二十六·针灸上 诊杂病脉第七-卷第二十五·色脉 诊尺中脉第六-卷第二十五·色脉 诊关上脉第五-卷第二十五·色脉 诊四时脉第三-卷第二十五·色脉 诊脉大意第二-卷第二十五·色脉 诊气色法第一-卷第二十五·色脉 湿热疮第十-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代指第九-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疥癣第八-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肠痔第七-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甘湿第六-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丹疹第五-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阳明病状第八-卷第九·伤寒上 恶核第四-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太阳病杂疗法第七--卷第九·伤寒上 瘭疽第三-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五脏气虚第五-卷第十五·补益 太阳病用陷胸汤法第六-卷第九·伤寒上 鼠第二-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补五脏第四-卷第十五·补益 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卷第九·伤寒上 痈疽发背第一-卷第二十四·疮痈下 解散发动第三-卷第十五·补益 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卷第九·伤寒上 处疗痈疽第九 大补养第二-卷第十五·补益 太阳病用青龙汤法第三-卷第八·妇人四 敷贴第八-卷第二十三·疮痈上 叙虚损论第一-卷第十五·补益 太阳病用麻黄汤法第二-卷第八·妇人四 相五色疽死生法第七-卷第二十三·疮痈上 杂忌第七-卷第十四·退居 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卷第八·妇人四 候人年得疽法第六-卷第二十三·疮痈上 种造药第六-卷第十四·退居 损伤第三-卷第八·妇人四 诊痈疽有脓法第五 养性第五-卷第十四·退居 月水不利第二-卷第八·妇人四 诊知是痈疽法第四-卷第二十三·疮痈上 饮食第四-卷第十四·退居 崩中第一-卷第八·妇人四 候痈疽色法第三 服药第三-卷第十四·退居 淋渴第七--卷第七·妇人三 缔创第二-卷第十四·退居 下痢第六-卷第七·妇人三 择地第一-卷第十四·退居 心悸第五-卷第七·妇人三 服水第六-卷第十三·辟谷 中风第四-卷第七·妇人三 服云母第五-卷第十三·辟谷 下乳第三-卷第七·妇人三 酒膏散第四-卷第十三·辟谷 盗汗第二 服松柏实第三-卷第十三·辟谷 虚乏第一-卷第六·妇人二 服松柏脂第二-卷第十三·辟谷 虚损第七-卷第六·妇人二 服茯苓第一-卷第十三·辟谷 腹痛第六-卷第六·妇人二 养老食疗第四-卷第十二·养性 心痛第五-卷第六·妇人二 养老大例第三-卷第十二·养性 恶露第四-卷第六·妇人二 养性服饵第二-卷第十二·养性 阴脱第三 养性禁忌第一-卷第十二·养性 产后虚烦第二-卷第六·妇人二 耳病第十一-卷第十一·小儿 产后心闷第一-卷第六·妇人二 噎病第十-卷第十一·小儿 生发黑发第八 喉病第九-卷第十一·小儿 令身香第七 舌病方第八-卷第十一·小儿 熏衣衣香第六 齿病第七-卷第十一·小儿 妇人面药第五-卷第五·妇人一 唇病第六-卷第十一·小儿 妇人杂病第四-卷第五·妇人一 口病第五-卷第十一·小儿 妇人乳疾第三-卷第五·妇人一 鼻病第四-卷第十一·小儿-卷第十一·小儿 妇人积聚第二-卷第五·妇人一 眼病第三-卷第十一·小儿 妇人求子第一-卷第五·妇人一 小儿杂治法第二-卷第十一·小儿 唐本退-卷第四·本草下 诊痈疽发起处第二-卷第二十三·疮痈上 养小儿第一-卷第十一·小儿 有名未用-卷第四·本草下 黄父相痈疽论第一-卷第二十三·疮痈上 阴易病已后劳复第七-卷第十·伤寒下 米谷部-卷第四·本草下 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卷第二十二·飞炼 霍乱病状第六--卷第十·伤寒下 菜部-卷第四·本草下 服诸石药及寒食散已,违失节度,发病疗之法合四十五条第三-卷第二十二·飞炼 发汗吐下后病状第五-卷第十·伤寒下 果部-卷第四·本草下 飞炼研煮五石及和草药服疗第二 伤寒宜忌第四-卷第十·伤寒下 论曰-卷第四·本草下 飞炼研煮钟乳及和草药服疗第一-卷第二十二·飞炼 厥阴病状第三-卷第十·伤寒下 虫鱼部-卷第四·本草下 蹋曲疗冷第四-卷第二十一·万病 少阴病状第二-卷第十·伤寒下 人兽部-卷第二·本草上 耆婆治恶病第三-卷第二十一·万病 太阴病状第一-卷第十·伤寒下 木部下品-卷第二·本草上 少阳病状第九-卷第九·伤寒上 木部中品-卷第二·本草上 木部上品-卷第二·本草上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二·本草上 草部下品之上-卷第三·本草中 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二·本草上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二·本草上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二·本草上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二·本草上 玉石部下品-卷第二·本草上 玉石部中品-卷第二·本草上 玉石部上品-卷第二·本草上 用药处方第四-卷第一·药录纂要 药出州土第三-卷第一·药录纂要 药名第二-卷第一·药录纂要 采药时节第一-卷第一·药录纂要 校正千金翼方后序 诊寸口脉第四-卷第二十五·色脉 阿伽陀丸主万病第二-卷第二十一·万病 总疗万病第一-卷第二十一·万病 阴病第八-卷第二十·杂病下 瘿病第七-卷第二十·杂病下 沙虱第六-卷第二十·杂病下 金疮第五-卷第二十·杂病下 从高堕下第四 药毒第三 蛊毒第二-卷第二十·杂病下 备急第一-卷第二十·杂病下 杂疗第八-卷第十九·杂病中 饮食不消第七-卷第十九·杂病中 寒冷第六-卷第十九·杂病中 癖积第五-卷第十九·杂病中 痰饮第四-卷第十九·杂病中 水肿第三-卷第十九·杂病中 淋病第二-卷第十九·杂病中 消渴第一-卷第十九·杂病中 压热第六-卷第十八·杂病上 胸中热第五-卷第十八·杂病上 吐血第四-卷第十八·杂病上 黄胆第三--卷第十八·杂病上 疟第二-卷第十八·杂病上 霍乱第一-卷第十八·杂病上 疡第四-卷第十七·中风下 瘾疹第三-卷第十七·中风下 香港脚第二-卷第十七·中风下 中风第一-卷第十七·中风下 风眩第六-卷第十六·中风上 心风第五-卷第十六·中风上 僻第四-卷第十六·中风上 诸膏第三-卷第十六·中风上 诸散第二-卷第十六·中风上 诸酒第一-卷第十六·中风上 补虚丸散第六-卷第十五·补益 咒童子令说鬼姓字第二十二-卷第三十·禁经下 禁贼盗第二十一-卷第三十·禁经下 护身禁法第二十-卷第三十·禁经下 禁狗鼠第十九-卷第三十·禁经下 禁蝎蜂第十八-第三十·禁经下 禁蛇毒第十七-第三十·禁经下 禁恶兽虎野狼第十六 禁邪病第十五-卷第三十·禁经下 禁遁注第十四-卷第三十·禁经下 禁蛊毒第十三-卷第三十·禁经下 禁金疮第十二-卷第三十·禁经下 咒禁产运第十一-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禁喉痹第十-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禁疮肿第九-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禁疟病第八-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禁温疫时行第七-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禁鬼客忏气第六-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掌诀法第五-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禁法大例第四-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杂受禁法第三-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持禁斋戒法第一-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受禁法第二-卷第二十九·禁经上 针灸宜忌第十-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杂法第九-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卒死第八-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脱肛第七-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痔漏第六-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痈疽第五-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水病第四-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尿血第三-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淋病第二-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消渴第一-卷第二十八·针灸下

内容摘要

《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国清代著名而又难能可见的外治法专书。成书于嘉庆癸亥(1803年)三月。该书分为十卷,涉及急症、奇症、杂症、妇儿、外伤、皮肤病、养生防病等。

作者,程鹏程,字南谷,号讯叟,浙江桐乡人。南谷博极群书,践履笃实,绩学多文,曾著有《桐溪纪略》、《劝戒类钞》、《续杨园近古录》等书。

此书是程氏悉心博览,广辑方书,穷力搜讨数十年,集内外治法三千余方,并将其外治方一千五百余首进行分门别类,汇纂成编,为集十卷。其内容总括了清·嘉庆以前历代医家行之有效的外治经验,是一部极为丰富的外治法的宝贵史料。

原为救急而作,所载方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书中所用外治疗法包括、涂、针、炙、砭、镰、浸洗、熨搨、蒸提、按摩等多种方法,几乎集外治之大全,其中许多方法延用至今,确有疗效。在治则上,按同病异治、异病治的理论,多数病种下列多种方法,以备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