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方

朝代:北宋
分类:方药
血痢 胡臭(狐臭) 咽喉(一) 汤火烧(一) 骨头疼 内瘴 龟病 心头疼 犬伤 蛇伤 急伤寒 破伤风 蚊虱 蝇子入肠 孙真人养生铭 痼冷 孙真人枕上记 疮(一) 牙疼(四) 水泻 小儿泻痢 小儿骨痛 小儿撮口 刀伤出血 小儿夜啼 刺毒肿痛 小儿喘嗽 远年咳嗽 小儿惊风 牙疼(一) 产后血不止 鼻中出血 产后心痛 大便不快 产难(二) 小便不快 月信不调 眼中流泪 阴疮 妇人口干 阴中肿 产难(一) 口疮 鱼脐疮 伤寒咳嗽 暑月伤热 重刻《海上方》序 《汤头歌诀》经产之剂 《汤头歌诀》痈疡之剂 《汤头歌诀》杀虫之剂 《汤头歌诀》收涩之剂 《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汤头歌诀》泻火之剂 《汤头歌诀》润燥之剂 《汤头歌诀》利湿之剂 《汤头歌诀》祛暑之剂 《汤头歌诀》祛寒之剂 《汤头歌诀》祛风之剂 《汤头歌诀》理血之剂 《汤头歌诀》理气之剂 《汤头歌诀》消补之剂 《汤头歌诀》表里之剂 《汤头歌诀》和解之剂 《汤头歌诀》涌吐之剂 《汤头歌诀》攻里之剂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 《汤头歌诀》补益之剂 产后咽干 产后无乳 倒生 胎衣不下 小便血 消渴 蜈蚣蛇蝎伤 鼠咬 口臭 血流不止 翻胃 干湿癣 蛔虫寸白 小便不下 足筋急痛 恶癣疮 疟疾 刀斧伤 咳嗽不止 小儿疟 翳眼 赤眼 头空痛 伤寒 吃噫 转筋吐泻 果毒 汤火烧(二) 忘事 手足厥冷 解酒 犬伤1 接骨 自汗 牙疼(三) 头风痛 痔漏 小儿吐泻 止痛 满口口疮 颠犬伤 妇人五心热 安胎 牙疳 蛇犬伤 血崩 疔疮 胎前发疟 吹乳(二) 骨鲠(一) 痔漏脱肛 来溺 吹乳(一) 产多 催生 乳疮 骨鲠(二) 乳少 疮(二) 月水不通 痹癖 双蛾 咽喉(二) 乍寒乍热 脱肛 阴脱子肠不收 重舌 赤鼻 牙疼(二) 耳疼 小儿夜哭 耳聋 自缢

内容摘要

凡是研究我国两汉魏晋隋唐医学者,无不看重四部医学巨著,即隋唐之间孙思邈所撰《千金要方》三十卷和《千金翼方》三十卷,唐玄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王焘所撰《外台秘要》四十卷,另一部则是日人丹波康赖所著《医心方》三十卷。

《医心方》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中医养生疗疾名典,它荟集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医药养生典籍近200余种之精华,是一部失而复得的中华医药集大成之作。《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   

撰者丹波康赖(公元912年—公元995年)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日本永观二年(即: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在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廷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医心方》中,中日文混杂的行草文字,以及苦涩难懂的古语表达方式使一般读者望而生叹,甚至有人认为《医心方》纯粹是一部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