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手镜
《温病条辨》解儿难
《温病条辨》解产难
《温病条辨》杂说
《温病条辨》下焦篇 秋燥
《温病条辨》下焦篇 湿温
《温病条辨》下焦篇 寒湿
《温病条辨》下焦篇 暑温 伏暑
《温病条辨》中焦篇 秋燥
《温病条辨》中焦篇 湿温
《温病条辨》中焦篇 寒湿
《温病条辨》中焦篇 暑温 伏温
《温病条辨》中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温病条辨》上焦篇 补秋燥胜气论
《温病条辨》上焦篇 秋燥
《温病条辨》上焦篇 温疟
《温病条辨》上焦篇 湿温 寒湿
《温病条辨》上焦篇 伏暑
《温病条辨》上焦篇 暑温
《温病条辨》上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温病条辨》原病篇
《温病条辨》凡例
《温病条辨》自序
《温病条辨》叙
《温病条辨》序
《温病条辨》吴瑭简介
内容摘要
原题朱丹溪撰,明吴尚默订。全书凡三卷,共一百六十篇。主要依据《伤寒》、《金匮》明辨类证,对内、外、妇、儿、五官、杂证辨析,以示辨证论治之典范。为《丹溪医集》之一。
朱丹溪是一位治痰大家、治痰高手。披阅《丹溪手镜》(以下简称《手镜》)在二十四种杂证中,涉及内、妇、儿科,皆灵活运用化痰法,却又曲尽其妙,足资启迪后学,指导临床。
卷之上,主要依据《伤寒》、《金匮》,是辨类证,即以“症”为纲,进行归类,相当于症状鉴别诊断学,然而又自始至终贯穿辩证论治思想,如“无汗”一症,辨析了“太阳无汗”、“阳明无汗”、“太阴无汗”、“少阴无汗”、“厥阴无汗”,以及“亡阳无汗”、“阴阳易无汗”等证型,条缕脉晰。
丹溪先生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揉为一处,处处阐发个人独到见解,对于病机概括得尤为精当,如在“项强”一篇中,对痓病病机的阐述中说:“痓亦项强,因太阳中风加之寒湿”,瘳瘳几字,把一痓病病机说得何等明确。本书不仅对研究丹溪学说有重要价值,就是对研究经典著作亦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