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参考外科学)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是怎么回事?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的病因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由细菌等病原体引起,其病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 术中因素
手术室环境:空气污染、消毒不彻底或手术器械灭菌不足,可引入细菌。
手术操作:长时间手术、组织损伤大或植入物污染增加感染风险。
植入物因素:假体材料(如金属、聚乙烯)表面可能成为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温床。
2. 患者因素
免疫状态: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等导致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
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皮肤感染或远处感染灶(如牙周病),细菌可通过血行传播。
年龄和合并症:老年患者或伴有心血管疾病者,愈合能力差,感染风险增高。
3. 术后因素
伤口护理不当:敷料更换不及时、伤口污染或血肿形成,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
抗生素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不足、不当或耐药菌出现,导致感染控制失败。
康复过程:过早或过度活动可能损伤组织,增加感染机会。
4. 病原体因素
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生物膜形成:细菌在植入物表面形成生物膜,逃避宿主免疫和抗生素作用,导致慢性感染。
5. 其他因素
医疗相关感染:如院内感染或通过医疗设备(如导管)传播。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个体对感染的易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