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问病网 > 科普文章 > 正文

什么是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它有哪些症状?

发布时间:2025-07-09 02:39:15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定义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 是一种由于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GH)不足,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内分泌疾病。生长激素对儿童的骨骼生长、蛋白质合成、脂肪代谢等有重要作用,其缺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和身体发育。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症状

  • 生长迟缓:身高增长缓慢,年增长速率低于4厘米,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的第3百分位。

  • 体态异常:面部圆润,鼻梁低平,牙齿排列不齐,腹部脂肪堆积(“娃娃脸”特征)。

  • 骨骼发育延迟:骨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通常延迟2年以上)。

  • 其他症状

    • 肌肉发育不良,力量较弱。

    • 青春期延迟(如女孩15岁、男孩16岁仍未出现第二性征)。

    • 低血糖(尤其在婴幼儿期)。


可能的原因

  • 先天性因素:垂体发育异常、遗传基因突变(如POU1F1、PROP1基因缺陷)。

  • 获得性因素

    • 颅脑外伤、颅内感染(如脑膜炎)。

    • 垂体或下丘脑肿瘤(如颅咽管瘤)。

    • 放射治疗损伤垂体。

  • 特发性:原因不明,占多数病例。


诊断方法

  1. 生长曲线评估:连续监测身高、体重,绘制生长曲线。

  2. 骨龄测定:通过左手X线片评估骨骼成熟度。

  3.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通过药物刺激检测GH分泌峰值(如胰岛素低血糖试验、精氨酸试验)。

  4. 影像学检查:头颅MRI检查垂体及下丘脑结构。

  5. 其他激素检测: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等(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


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说明
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每日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需持续至骨骺闭合。
其他激素替代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若合并其他垂体激素缺乏)。
定期随访每3-6个月评估身高增长、骨龄及激素水平。

家长注意事项

  •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 保证孩子营养均衡,适当运动。

  • 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因身高问题产生自卑。

若孩子出现生长迟缓,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

推荐阅读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好治疗吗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取决于其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法的及时性和适当性。以下是关键点分析:1. 治疗可能性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通常是对某些基础疾病或状况的反应,如感染、缺铁性贫血、手术后状态等。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多数情...[详细]
2025-07-09 05:38:36

小儿继发性腹膜炎可以治好吗

小儿继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以及患儿整体健康状况。以下是关键点分析:1. 治疗可能性小儿继发性腹膜炎通过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2. 主要治疗手段抗...[详细]
2025-07-09 05:38:16

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ITP)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筛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步骤和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初步判断)典型症状出血表现:皮肤瘀点、瘀斑,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原发病症状:如感染(发热)、自身...[详细]
2025-07-09 05:37:59

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后如何护理?

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后的护理指南急性期护理(治疗后1-2周)• 出血观察每日检查皮肤黏膜有无新发出血点。记录出血部位、范围变化。监测大便颜色(警惕消化道出血)。• 活动管理血小板<50×10⁹/L时避免剧烈运动。提供软毛牙刷...[详细]
2025-07-09 05:37:58

什么是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如何发生的?

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定义与发生机制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econd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SITP) 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加,从而引起出血性疾...[详细]
2025-07-09 05:37:57
医院推荐更多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