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

拼音:raochongbing

中医食疗中蛲虫病的配方、制作方法、功效与主治、服法、说明

蛲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中医食疗通过使用具有驱虫、健脾作用的食材来辅助治疗。以下是一个常用的食疗方。


一、配方

  • 南瓜子:30克(生用,去皮)
  • 槟榔:15克
  • 大蒜:3瓣
  • 蜂蜜:适量(用于调味)

二、制作方法

  1. 将南瓜子洗净,晾干后轻微炒香以增强驱虫效果。
  2. 槟榔切片,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取汁备用。
  3. 大蒜去皮,捣成泥状。
  4. 将炒香的南瓜子、大蒜泥和槟榔汁混合,加入蜂蜜调味,搅拌均匀即可。

三、功效与主治

  • 功效:驱虫杀虫、健脾和胃、缓解瘙痒。
  • 主治:适用于蛲虫病引起的肛门瘙痒、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辅助西医驱虫治疗,减少复发。

四、服法

  • 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服用。
  • 连续服用3-5天,或根据症状调整。
  • 儿童用量减半,需在成人监督下使用。

五、说明

  • 此食疗方为辅助治疗,不能替代药物。若症状严重,应就医并遵医嘱使用驱虫药。
  • 槟榔有一定毒性,不宜长期或过量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服用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换洗内衣,以防重复感染。
  • 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和生冷食物,以增强脾胃功能。

相关疾病

同类疾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