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中臌胀的配方、制作方法、功效与主治、服法、说明
臌胀在中医中多指腹部胀满如鼓的病症,常与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食疗可辅助治疗,以下介绍一个经典食疗方。
一、配方
主料:冬瓜皮30g、赤小豆50g、薏苡仁30g。
辅料:生姜3片、红枣5枚(去核)。
二、制作方法
将赤小豆和薏苡仁提前浸泡4小时,以软化。
冬瓜皮洗净,切碎备用。
将所有材料(冬瓜皮、赤小豆、薏苡仁、生姜、红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约1000ml)。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2小时,直至豆类软烂。
滤去渣滓,取汤饮用。
三、功效与主治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行气消胀。
主治:适用于臌胀证属水湿内停或脾虚湿盛者,症状包括腹部胀满、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
四、服法
每日1剂,分2次温服,早晚各一次。
连续服用7-10天为一疗程,可根据病情调整。
建议空腹或餐后1小时服用,以增强吸收。
五、说明
本方以冬瓜皮、赤小豆利水,薏苡仁健脾,生姜和红枣调和脾胃,适合轻中度臌胀。
禁忌:孕妇、体质虚寒或伴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用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结合中药或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