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豉黄酒

常用药酒
中医百科
3644 次浏览
2025-08-13

详细内容

葱豉黄酒是一种以葱白、淡豆豉和黄酒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食疗饮品,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宣肺止咳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咳嗽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葱豉黄酒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葱白(带须)3~5根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淡豆豉10~15g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黄酒200~300ml温中散寒、助药力

加减配伍(根据症状调整)

  • 咳嗽严重:加生姜3片、紫苏叶5g

  • 头痛明显:加薄荷5g、白芷5g

  • 体虚者:加红枣3枚、甘草3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葱白洗净,切段或拍碎以释放有效成分。

  • 淡豆豉略冲洗,去除杂质。

步骤2:煎煮药酒

  1. 将葱白、淡豆豉和黄酒一同放入锅中。

  2. 用小火煮沸后,再煎煮5~10分钟,至药味充分溶出。

  3. 过滤去渣,趁热饮用。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铁锅,以防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 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挥发有效成分。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初起,症见恶寒发热、无汗。

  • 散寒通阳:缓解寒邪引起的头痛、鼻塞、身体酸痛。

  • 宣肺止咳:改善风寒咳嗽、痰白稀薄。

  • 调和营卫:辅助治疗外感风寒表证。

2. 适用人群

  • 风寒感冒初期患者。

  • 体质偏寒、易感风寒者。

  • 轻度咳嗽、鼻塞不适者。

3. 禁忌人群

  • 风热感冒或温热病者(症见发热重、咽喉肿痛)。

  • 孕妇、阴虚内热者

  •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四、服用方法

  • 感冒初期:每次100~150ml,每日1~2次,趁热服下以助发汗。

  • 日常预防:每次50~100ml,每周1~2次,适用于易感人群。

  • 外用法:可用药酒擦拭额头、背部,辅助退热(但内服为主)。

疗程建议

  • 连续服用2~3天,症状缓解后即停,避免过度发汗伤津。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葱白含挥发油、大蒜素,具有抗菌、发汗作用。

    • 淡豆豉含蛋白质、酶类,能解表宣郁。

    • 黄酒温通血脉,增强药效。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治疗普通感冒,但严重时应就医。

    • 研究发现其对轻度呼吸道感染有缓解作用。

  3. 替代方案

    • 不善饮酒者可用葱豉汤(水煎)代替,但功效稍弱。

相关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