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酒

常用药酒
中医百科
2298 次浏览
2025-08-13

详细内容

砂仁酒是一种以砂仁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散寒、化湿开胃等功效,适用于胃脘胀痛、消化不良、寒湿中阻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砂仁酒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砂仁(干)30~50g行气化湿、温中止呕
白酒(50°以上)1000ml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冰糖(可选)50~100g调和口感、润肺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胃寒重:加干姜10g、肉桂5g

  • 湿气盛:加苍术15g、陈皮10g

  • 食欲不振:加山楂20g、麦芽15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砂仁洗净,晒干或低温烘干(鲜品需阴干2~3天)。

  • 若用整颗砂仁,可轻微捣碎以增强药效。

步骤2:浸泡药酒

  1. 将干砂仁与白酒一同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

  2.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7~14天

  3. 过滤去渣,加入冰糖溶解,静置2天后饮用。

注意事项

  •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 湿热体质者慎加糖。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行气止痛:缓解胃脘胀痛、腹痛、恶心呕吐。

  • 温中散寒:改善寒湿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

  • 化湿开胃:增强食欲,治疗湿阻中焦导致的纳差。

  • 安胎(孕妇慎用):传统用于妊娠呕吐,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适用人群

  • 脾胃虚寒、胃痛腹胀者。

  • 湿气重、食欲不振者。

  • 寒湿型腹泻或呕吐患者。

3. 禁忌人群

  • 孕妇(除非医嘱),因酒精可能影响胎儿。

  • 阴虚火旺者(易上火)。

  •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 实热证(如发热、便秘)不宜使用。


四、服用方法

  • 日常保健:每次10~15ml,每日1~2次(饭后温服)。

  • 症状发作期:每次15~20ml,每日2~3次(根据病情调整)。

  • 外用法:一般不推荐外用,主要内服。

疗程建议

  • 连续服用2周后停1周,避免酒精蓄积。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砂仁含挥发油(如乙酸龙脑酯),具有抗炎、抗菌、促进消化作用。

    • 白酒能增强砂仁的行气功效,促进吸收。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调理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

    • 研究发现其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松弛作用,缓解痉挛。

  3. 替代方案

    • 不善饮酒者可用砂仁煮水或泡茶(功效较弱)。

相关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