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酒

常用药酒
中医百科
3902 次浏览
2025-08-13

详细内容

菊花酒是一种以菊花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等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菊花酒配方

成分用量功效
干菊花50~100g疏风清热、明目解毒
白酒(40°以上)1000ml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冰糖(可选)50~100g调和口感、润肺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 风热感冒:加薄荷10g、桑叶15g

  • 肝阳上亢:加决明子20g、夏枯草15g

  • 目赤肿痛:加枸杞子30g、密蒙花1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 菊花选择干燥、无杂质的优质品,洗净晾干。

  • 若用鲜菊花,需阴干或低温烘干以去除水分。

步骤2:浸泡药酒

  1. 将干菊花与白酒一同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中。

  2.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7~14天

  3. 过滤去渣,加入冰糖溶解,静置3天后饮用。

注意事项

  •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 菊花性寒,体质虚寒者慎用。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 疏风清热:缓解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

  • 平肝明目:改善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眩晕、视力模糊。

  • 解毒消肿:辅助治疗疮痈肿毒、皮肤炎症。

  • 镇静安神:用于焦虑不安、失眠多梦。

2. 适用人群

  • 风热外感、头痛发热者。

  • 肝火旺盛、眼睛不适者。

  • 皮肤有轻度炎症或疮疡者。

3. 禁忌人群

  • 孕妇、脾胃虚寒者(易导致腹泻)。

  •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 阳虚体质者不宜单独使用。


四、服用方法

  • 日常保健:每次10~15ml,每日1次(饭后温服)。

  • 感冒发作期:每次15~20ml,每日2次(早晚各1次)。

  • 外用法:药酒涂抹患处,用于皮肤疮肿。

疗程建议

  • 连续服用2周后停1周,避免过量。


五、相关说明

  1. 药理解析

    • 菊花含菊花苷、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作用。

    • 白酒能促进成分溶解,增强吸收。

  2. 现代应用

    • 可用于辅助调理高血压、高血脂(配伍山楂、丹参)。

    • 研究发现其对改善视力疲劳有一定效果。

  3. 替代方案

    • 不善饮酒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功效类似但较弱)。

相关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