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酒是一种以蔓荆子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药酒,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等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肿痛等症。
一、配方
1. 经典蔓荆子酒配方
成分 | 用量 | 功效 |
---|---|---|
蔓荆子(干品) | 50~100g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白酒(40°以上) | 1000ml | 行气活血、助药力渗透 |
冰糖(可选) | 30~50g | 调和口感、润肺 |
加减配伍(根据体质调整)
风热感冒重:加薄荷10g、菊花15g。
头痛剧烈:加川芎10g、白芷10g。
目赤肿痛:加决明子15g、夏枯草10g。
二、制作方法
步骤1:处理原料
蔓荆子洗净,晒干或低温烘干(去除杂质)。
若用鲜品,需阴干2~3天以降低水分。
步骤2:浸泡药酒
将干蔓荆子与白酒一同放入玻璃或陶瓷容器中。
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1次,浸泡 10~20天。
过滤去渣,加入冰糖溶解,静置2天后饮用。
注意事项
忌用金属容器,避免化学反应。
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功效与主治
1. 主要功效
疏散风热:缓解风热感冒、发热、咽痛。
清利头目:改善头痛、头晕、目赤肿痛。
止痛:用于神经性头痛、偏头痛。
抗炎:辅助治疗轻度炎症。
2. 适用人群
风热感冒、头痛患者。
目赤、视力模糊者。
易上火、热性体质者。
3. 禁忌人群
孕妇、阴虚火旺者(易加重症状)。
酒精过敏或肝病患者。
风寒感冒者不宜使用。
四、服用方法
日常保健:每次10~15ml,每日1次(饭后温服)。
感冒或头痛发作期:每次15~20ml,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外用法:药酒涂抹太阳穴,用于缓解头痛。
疗程建议
连续服用2周后停1周,避免酒精蓄积。
五、相关说明
药理解析:
蔓荆子含挥发油、黄酮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白酒能促进药物成分的溶解和吸收。
现代应用:
可用于辅助调理高血压头痛(需监测血压)。
研究发现其对改善微循环有一定效果。
替代方案:
不善饮酒者可用蔓荆子煮水代茶(功效类似但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