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
邯郸遗稿
妇产科著作。不分卷(本电子书分四卷)。明赵献可(养葵)撰。撰年不详。
赵氏于前人基础上倡命门学说,并用之于女科。认为妇女诸病,多因肝脾肾三脏机能失调所致,与命门水火盛衰之关系尤为密切;又谓命门为人体生命之根本,命门有主宰妇女发育、生殖之功能。故治疗偏重于壮肾益脾,选方多以六味、八味、补中益气、六君为主,学术上有所创见。此书传本甚少,建国后有复印本。
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系妇产科专著,武之望辑。本书对《女科证治准绳》内容重加编次,分医论、医方二部,眉目更为清晰。本书初刊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为5卷本,次年重刻,康熙四年(1665),汪琪因“原版无存,世人每欲购求遗本,真如丹经仙,可思而不可得”,乃予笺择重订,删去武氏自撰6篇医论,增加眉批1430余条,改为14卷付梓。14卷本大量刊行,版本达36种。1958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影印此书,遂成此通行本。
全书5卷,卷1为调经、经闭、崩漏、赤白带下诸门。卷2分虚劳、血风、积块、浮肿、前阴诸疾等门。卷3~5分别为求子、胎前、临产、产后、乳病诸门,选方较详尽,后世视为妇产科的重要参考书。
武之望字叔卿,号阳纡,明代陕西临漳人,生于公元1552年,卒于公元1629年,享年77岁。武氏自幼习儒,万历17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县、吏部考功主事等职,晚年以少司马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卒于官。武氏尤长于医术,公余之暇常为人治病,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医学理论造诣很深。其所著《济阴纲目》,至今仍被誉为是中医妇科权威性著作。书中阐述了从调经、止带,到求子、产育以及产后杂病、乳疾等多种妇科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慈幼新书
儿科著作。又名《慈幼筏》。十二卷。卷首一卷。明·程云鹏撰。刊于1704年。
卷首论保产;卷一论小儿禀赋,脏能、脉候及胎症等;卷二小儿杂证;卷三——六小儿痘疮的辨证及治疗剂;卷七麻疹、丹毒、惊痫、发热等;卷八伤寒;卷九感冒、咳嗽、痰喘、疟、痢等;卷十食疳诸积、腹痛、溺血等;卷十一疱疽、杂症;卷十二痘家应用药性。
全书对小儿的生理禀赋、脏腑特点以及各种病证证治的论述甚为详备。其中各证还附有医案。现有清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妇人规
妇科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三十八-三十九)。明·张介宾撰。
内容共分总论、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梦遗、乳病、子嗣、症瘕及前阴10类,依据妇女生理特点和病变规律,论述妇科诊治法则。内容较为完备,理论详明,方药丰富,其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特点。
另有《妇人规古方》一卷(即《景岳全书》第六十一卷),与本书互参。现存清刻《景岳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