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丹毒是怎么回事

2025-07-18

丹毒是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浅层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见于下肢和面部,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发热,边界清晰,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


一、丹毒的主要特点

  • 病因: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皮肤破损或黏膜损伤是常见的感染途径。

  • 症状: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边界清晰,可能伴有水疱、淋巴管炎、淋巴结肿大及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

  • 易发人群: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有慢性皮肤病(如湿疹、足癣)或淋巴水肿者。


二、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为首选药物,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克林霉素。

  2. 局部治疗:抬高患肢,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

  3. 对症治疗:如止痛、退热。

  4. 预防复发:治疗原发病如足癣,避免皮肤损伤。


三、预防措施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破损。

  • 及时治疗足癣、湿疹等慢性皮肤病。

  • 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


四、何时就医?

  • 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 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

  • 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


丹毒需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如蜂窝织炎、败血症等。建议尽早就医,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