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闭塞性胆管炎,狭窄性胆管炎,肝外胆管硬化症,纤维化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怎样治疗?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和处理并发症。
一、药物治疗
1. 熊去氧胆酸(UDCA)
是PSC最常用的药物,可改善肝功能指标,但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有限。
剂量:通常为13-15mg/kg/天。
2. 其他药物
抗生素:用于治疗胆管炎发作。
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效果有限,仅用于特定情况。
新型生物制剂:如抗TNF-α药物,正在研究中。
二、内镜治疗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用于诊断和治疗胆管狭窄,如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
注意:内镜操作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谨慎使用。
三、手术治疗
1. 肝移植
是终末期PSC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
适应症:肝硬化、肝功能衰竭、难治性瘙痒或反复胆管炎。
术后:PSC可能复发,需长期随访。
2. 胆道重建手术
用于治疗胆管严重狭窄或梗阻。
四、并发症管理
1. 胆管炎
治疗:抗生素(如环丙沙星、甲硝唑)。
预防:UDCA可能减少发作频率。
2. 骨质疏松
补充钙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双膦酸盐。
3. 胆管癌
监测:定期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
治疗: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化疗。
五、生活方式建议
戒烟:吸烟可能加速疾病进展。
健康饮食:低脂、高纤维,避免酒精。
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和整体健康。
六、定期随访
每6-12个月复查肝功能、影像学检查。
高危患者(如长期PSC、炎症性肠病)需更密切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