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缺乏症(参考内科学)
醛固酮缺乏症如何鉴别诊断?
醛固酮缺乏症的诊断方法
醛固酮缺乏症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激发试验。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乏力、疲劳
低血压(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
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低钠血症(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头痛)
2. 病因相关症状
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皮肤色素沉着、体重下降
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通常无皮肤色素沉着
二、实验室检查
1. 基础检查
血清醛固酮水平↓
血浆肾素活性(PRA)↑(在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中)
血钾↑、血钠↓
2. 其他检查
ACTH刺激试验:用于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
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用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醛固酮缺乏症
三、诊断流程总结
临床表现评估(乏力、低血压、高钾血症等)。
实验室检查(血清醛固酮、PRA、血钾、血钠)。
必要时进行激发试验(如ACTH刺激试验)。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以预防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心血管事件。
🔹 原发性与继发性醛固酮缺乏症的鉴别 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 长期随访 是管理醛固酮缺乏症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