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婴儿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性肠炎怎样治疗?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核心是 预防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大多数患儿通过口服补液和饮食调整即可恢复,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
一、补液治疗(核心治疗)
1. 口服补液盐(ORS)
轻度至中度脱水:使用WHO推荐的低渗口服补液盐(ORS),按体重计算补液量。
用法:每次腹泻后补充一定量的ORS,直至脱水纠正。
2. 静脉补液
重度脱水或无法口服:需立即静脉补液,常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注意:补液速度和量需根据患儿体重和脱水程度调整。
二、饮食调整
1. 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可增加喂养次数。
2. 饮食选择
易消化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香蕉等。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甜饮料、油炸食品等。
三、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1. 止泻药
一般不推荐使用止泻药,尤其是儿童。
2. 益生菌
某些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可能缩短病程。
3. 锌补充
WHO推荐腹泻患儿补充锌(10-20mg/天),可缩短病程和减少复发。
四、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最有效的方法。
手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处理患儿粪便后。
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消毒。
五、何时就医
持续呕吐:无法口服补液。
严重脱水:如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
血便:提示可能合并其他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