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性巩膜炎(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性巩膜炎)
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性巩膜炎是怎么回事?
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性巩膜炎的病因
巩膜炎是巩膜(眼球壁的白色部分)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病因主要涉及感染性因素,常继发于眼部创伤、手术或全身性感染。
1. 革兰阳性球菌性巩膜炎
主要病因:由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最常见,可通过皮肤伤口、手术或血行播散感染巩膜。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常与呼吸道感染相关,可能通过血液传播至眼部。
其他链球菌属:如草绿色链球菌,可在口腔或上呼吸道定植后引起机会性感染。
诱发因素: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创伤、异物植入、免疫抑制状态(如糖尿病、HIV感染)或邻近结构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的蔓延。
2. 革兰阴性杆菌性巩膜炎
主要病因:由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高度侵袭性,常见于接触镜相关感染、创伤或水源污染,可导致快速进展的坏死性巩膜炎。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通常与泌尿生殖道或胃肠道感染的血行播散相关。
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spp.):常见于医院获得性感染,如术后或免疫缺陷患者。
其他杆菌:如变形杆菌属(Proteus spp.)或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p.),可能通过类似途径感染。
诱发因素:眼部手术、创伤(尤其是穿透伤)、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治疗、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或环境污染(如不洁的接触镜护理)。
3. 共同病理机制
病原体通过直接侵入(如创伤或手术切口)或血行播散到达巩膜,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渗出和坏死。
免疫应答失调(如自身免疫疾病合并感染)可加剧炎症,增加穿孔风险。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巩膜穿孔、眼内炎或视力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