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蛋白沉着症(PAP,Rosen-Castle-man-Liebow综合征,肺泡蛋白沉积,肺泡)
肺泡蛋白沉着症是怎么回事?
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主要病因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泡内充满富含脂质和蛋白质的物质。根据病因,PAP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着症
主要病因:由于体内产生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自身抗体,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受损,无法正常清除肺泡内的表面活性物质。
这是PAP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90%。
GM-CSF对于肺泡巨噬细胞的成熟和功能至关重要。
2. 继发性肺泡蛋白沉着症
继发性PAP是由于其他疾病或因素导致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常见病因包括:
(1)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可能影响巨噬细胞的生成和功能。
(2)免疫抑制状态
如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巨噬细胞。
(3)吸入性暴露
长期暴露于某些粉尘或化学物质(如硅尘、铝尘等)可能引发PAP。
(4)感染
某些感染(如诺卡菌病、结核病等)可能继发PAP。
3. 先天性肺泡蛋白沉着症
先天性PAP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导致表面活性物质代谢异常,常见病因包括:
(1)GM-CSF受体基因突变
如CSF2RA或CSF2RB基因突变,导致GM-CSF信号通路异常。
(2)表面活性物质相关基因突变
如SFTPB、SFTPC或ABCA3基因突变,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或代谢。
4. 其他罕见病因
特发性PAP:病因不明,可能与未知的遗传或环境因素有关。
药物相关性PAP:某些药物(如化疗药、抗炎药)可能诱发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