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咽食管憩室?它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5-07-03 08:02:50
咽食管憩室的定义与形成机制
咽食管憩室(Pharyngoesophageal Diverticulum),也称为Zenker憩室,是食管上段后壁的异常囊状膨出,属于假性憩室(仅黏膜和黏膜下层突出)。它发生在咽与食管交界处的薄弱区域(Killian三角),由于吞咽时局部压力增高导致组织逐渐突出形成。
咽食管憩室是如何形成的?
其形成主要与咽部肌肉功能失调和解剖结构薄弱有关:
1. 咽部肌肉协调障碍
环咽肌(上食管括约肌)在吞咽时未能正常松弛,导致咽部压力升高。
长期压力使食管黏膜在肌肉薄弱处(如Killian三角)逐渐疝出。
2. 解剖薄弱区
Killian三角是咽下缩肌斜纤维与环咽肌横纤维之间的天然薄弱区。
此处仅由黏膜和结缔组织支撑,容易在压力下膨出。
3. 危险因素
年龄: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肌肉弹性下降)。
长期吞咽困难:如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
饮食习惯:快速进食、大口吞咽增加局部压力。
典型症状
吞咽困难:早期仅对固体食物,后期连液体也难以吞咽。
食物反流:未消化的食物反流至口腔(尤其俯身或夜间)。
颈部肿块:左侧颈部常见,按压可有咕噜声(食物通过憩室)。
口臭:憩室内食物滞留导致腐败气味。
诊断方法
钡餐造影:显示憩室的位置、大小及食物滞留情况。
食管内镜:直接观察憩室开口,但需谨慎操作(穿孔风险)。
食管测压:评估环咽肌功能是否异常。
治疗原则
病情程度 | 治疗方法 |
---|---|
无症状 | 观察,调整饮食习惯(细嚼慢咽)。 |
轻度症状 | 内镜下憩室开口扩大术(Dohlman手术)。 |
中-重度 | 手术切除憩室+环咽肌切开术(开放或微创)。 |
预防建议
避免匆忙进食,充分咀嚼食物。
治疗基础疾病(如GERD)。
50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尤其有吞咽不适时。
推荐阅读
如何预防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
预防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预防哮喘持续状态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哮喘,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以下是详细的预防措施:1. 规律用药控制性药物:如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需每日使用。急救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详细]
2025-07-03 08:13:14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需要快速、有效地缓解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同时纠正缺氧和酸中毒。以下是详细的治疗方法:1. 氧疗目标:维持血氧饱和度≥90%。方法: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氧气。2. 支气管扩张剂短效β2受体激动...[详细]
2025-07-03 08:13:13
什么是哮喘持续状态?它有哪些危险?
哮喘持续状态的定义与危险性哮喘持续状态(Status Asthmaticus) 是指哮喘发作严重且对常规治疗(如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无反应,持续不缓解的状态,属于内科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哮喘持续状态的危险呼吸衰竭:...[详细]
2025-07-03 08:13:12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如何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步骤和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初步判断)典型症状哮喘症状:喘息、气短、胸闷、咳嗽。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体重下降。体格检查听诊:双肺哮鸣音。其他:可能有皮疹...[详细]
2025-07-03 08:11:29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治疗后如何护理?多久能恢复正常生活?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治疗后的护理与恢复指南急性期护理(治疗后1-2周)• 药物管理按时服用糖皮质激素,不可擅自减量或停药。使用吸入器时,确保正确操作。监测药物副作用,如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 呼吸训练每日练习腹式呼吸和深呼吸。使用呼吸...[详细]
2025-07-03 08:11:28